石門洞風景區位於石門區尖鹿里海岸,是北部濱海公路上相當有名的觀光景點。
清朝乾隆年間,先民到此地開墾,就用當地形狀像拱門的海蝕洞,替此地命名為石門。台灣光復以後,繼續沿用此為區名。石門區同時也是台灣最北的一個區。
石門洞風景區的主要景致為海蝕洞,又稱為海蝕拱門,是石門區引以為傲的顯著地標,也是最著名的代表景點。
長年經由海水浪濤沖鑿與風化侵蝕造成洞穴,後因地殼上升而形成的一座高約十公尺拱門狀的天然海蝕岩洞,在地形學稱為「海蝕拱門」。
石門洞上設有一條階梯步道,民眾可步行至頂點觀賞海景,洞頂歇腳處遠眺無邊碧海,呈現層次分明的藍色調,而藍色之上,有白雲悠悠,不僅令人心曠神怡,更令人塵念盡消。
另外石門洞頂上植物叢生,岩壁裸露出大小石粒,可明顯看出岩層構造的成份。而且也可在洞頂發現許多奇形怪狀、頗富玩賞之趣的石頭,此地不僅可欣賞地形奇景外,也是絕佳的地質教室。
旅客們來到這邊可以欣賞石門洞的美麗景色,清晨朝陽自海平面上跳起,霎時光耀大地;到了傍晚時,欣賞斑斕如錦的晚霞,和變化萬千的夕陽景色。所謂「朝暉夕陰,氣象萬千」,石門洞頂朝暾和夕陽之美,令人讚嘆。